景点简介:
色林错,是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国第三大咸水湖,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,亦为大型深水湖,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,透明度7-8,矿化度18.3-18.8克/升。每到夏季,湖中小岛上就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候鸟。
色林错在藏语意为“威光映复的魔鬼湖”,位于冈底斯山北麓班戈县和申扎县境内。湖体东西长72公里,南北宽约22.8公里,东部很宽处达40公里。湖面面积1640平方公里,在西藏仅次于纳木错湖。湖面海拔4530米,很深处超过33米。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、扎根藏布、波曲藏布等。据科学家考证,色林错面积曾达到1万平方公里,后因气候变化,湖泊退缩,从中分离出格仁错、错鄂、雅个冬错、班戈错、吴如错、恰规错、孜桂错、越恰错。 色林错流域四面群山环抱,湖盆面积广阔,湖滨水草丰美,是藏北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,也是保护黑颈鹤及繁殖区生态系统的申扎湿地自然保护区。
景区提示:
色林错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很多的地区,是世界上很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,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、雪豹、藏羚、盘羊、藏野驴、藏雪鸡等。色林错裸鲤(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)是藏北色林错湖泊中惟一的一种鱼类。
景点攻略:
古色林错面积曾达1万平方公里。后因气候变干,湖泊退缩,从中分离出格仁错、错鄂、雅个冬错、班戈错、吴如错、恰规错、孜桂错、越恰错。湖周湖相台地和湖积平原广泛分布。湖积平原上砂砾堤发育,南岸很明显,多达几十条,很长者可达40公里。湖泊形态不规则,西侧多半岛和峡湾。湖区为半干旱草原地带,年均温-3~-0.6℃,很热月均温9.4℃。年降水量约290毫米,6~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0%,夏季多冰雹。湖周山地海拔5100米以下发育了紫花针茅草原;4600米以下湖积平原上发育了固沙草和白草草原;山麓分布有羽状针茅和藏沙蒿草原;草原带以上特别是山地阳坡,有由小蒿草和羊茅组成的高山草甸或高山草原化草甸。色林错湖区是传统的牧区,主要放养牦牛、绵羊。湖内产短尾高原鱼。
湖区为半干旱草原地带,年均气温-0.6℃~-3℃,很热月均气温9.4℃。年降水量约290毫米,6月~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0%,夏季多冰雹。湖周地区海拔5100米以下分布有紫花针茅草原;4600米以下湖积平原上分布有固沙草和白草草原;山麓分布有羽状针茅和藏沙蒿草原;草原带以上特别是山地阳坡,是由小蒿草和羊茅组成的高山草甸或高山草原化草甸。色林错湖区是传统的牧区,主要放养牦牛、绵羊。


